
专家专栏
-
半导体专家眼里的行业机遇与挑战
最近几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应用的兴起,从半导体产业都方案商再到诊断市场都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如何才能在这场残酷的▓新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保持╳领先优势,就成为了每一个企业掌舵人需要思考的首要问题,这在瞬息万变的半导体行业尤其重要日前,在ASPENCORE以“重思、重构、重升”为主题的全球』CEO峰会上,来自国内外的半导体企业CEO、行业专家就他们眼里的当下半导体行业技术市场甚至地缘现状给出了
-
莫大康:较量- 求是缘半导体联盟
莫大康2020年11月10日只要美国不放弃它要“称霸”及主导世界的理念,中美之间无法避免有一场实力的较量。表面上看美国与中国的实力相差悬殊,尤其在半导体业领域中,美方拥有两个“杀手锏”,包括如EDA工具与IP及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但是全球半导体业正在变革之中
-
2019年企业精细化管理和创新系列访谈(1)
访谈对象:深圳市金航■标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 宋仕强访谈内容:1、创始人的职业发展经历、创业动机。我是中国当时做住宅产业化的第一批职业经理▂人,也担任过上市公司的CEO,从2010年开始转行做北斗产业。在考虑转行的时候,分析了宏观经济走势,看哪个行业能长期做下去,考虑可持续∩发展性。当年宏观数据显示,中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已经过去了。当然,还有些小规模零散的城镇化,但
-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挑战与机遇(上)
大家好,我叫宋仕强,金航标kinghelm电子公司的总经理,做北斗天线和模块的。老是有人叫我金总,好尴尬的,我公司才姓金嘛,航字辈的,希望大家不要叫︻错了。我们还有一个做碳化硅SiC的公司,就是萨科微slkor科技了。感谢采购联盟的李总给我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第一、国际趋势和背景 为了把这个大『的题目讲清楚,我们就来
-
苦难与辉煌 集成电路国产化之路(下)
S W O T分析 大家好,我是华强北“地摊经济学家”金航标kinghelm老宋。老祖宗说“钻石隔的々远,段子永流传”呀,我就接着和大家吹牛扯蛋讲段子了。来做swot分析了,集成电路我国优势很多,如市场巨◤大、增长快速等;劣势是底子太薄,企业散、乱、小、差居多,是我国目前♀阶段性特有的现象。同时机遇也很多,一是成长的空间大,因为以前很差,落后也是我们的资源啊;二是现在国外围堵我们,我们以倾国
-
苦难与辉煌 集成电路国产化之路(上)
深圳←市金航标kinghelm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国务院发▅展经济调研员,曾任某上市地产公司CEO,短短几年就将金航标公司打造成为北斗行业举步最快的企业之一。行业ζ著名撰稿人,对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有非常深刻理解和阐述。
-
清华学子(半导体和微电子专业) 在我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界的足迹
早期:王建章(1955级半导体)长春市第二半导体厂副厂长、长春市半导体厂总工程师黄汉祥(1955级半导体)上海元件五厂总工程师王思详(1956级半导体)北京电子管厂(774厂)总工程师︽于保良(1956级半导体)江南无线电器材厂(742厂)副总工程师姚德禾(1956级半导体)湖北荆门东光电器厂(875厂)厂长徐元龙(1957级半导体)上海元件五厂厂长、上海飞利浦公司副总经理安继芸(1957级半导体)
-
未曾忘却的记忆:回旋在酒仙桥地区的集成电路梦
未曾忘却的记忆:回旋在酒仙桥地区的集成电路梦前言 人生七十〓古来稀,如今八十不稀奇。回想起在北京东郊酒仙桥地№区工作35年、生活了55年的人生,一年一年看着以前的领导、同事、同学们一个个地离我们而去,想想自己今年刚过八十足岁不久,但不知余日还有■几何?一旦两脚一伸卐什么都烟消云散,不如当脑子还有记忆的时候把往事写出来,留给后人看看,也许还有些用处。特别※要学习我清华同班同学秦鹏顽强拼搏的精神,当他身患重病时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艰难历程回顾
一、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艰难历程1、中国集成电路早期研发状况(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13所等)2、工业生产初步形成(878厂和上无19厂)3、探索突破量产◤途径(爱卡、兴华和华科)4、走上技术引进道路(742厂─华晶、华越)5、转入中外合资阶段(贝岭、飞利浦─先进、首钢日电)6、908工程和909工程(华晶『和华虹)7、从IDM转向代工(Foundry)(先进、华晶上华)8、具有特色的典型企业(燕东、士
-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长期落后原因分析
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半导体专业。在我国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界工作三十多年。曾参与我国第一台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所用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参加我国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位于北京的国营东光电工厂的建设,并长期负责该厂技术领导工作。之后参与北京燕东微电子联合公○司4英寸芯片生产线引进的组织领导工作。多次参加国家五年计划集成电路行↓业规划工作,并在北京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主管集成电路工作五年。获得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1997年继续为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界的合作做贡献,同时专注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